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甘肃省两当县2016年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成效初显
来源:365日博网 发布时间:2017-09-30

 水属生命之源,乃万物之本。留住了水土,就留住了发展的根;实现了绿水青山,就会拥有金山银山。在生态脱贫的攻坚路上,两当水保人始终本着“自然和谐、水丰土沃”理念,不仅重塑了两当的生态颜值,更强壮了脱贫致富的筋骨,乔河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就是其中光辉壮丽的一页。

全面调研  科学定位
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乔河小流域距县城10公里,地处两当河西岸站儿巷特困片区,是全县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。2016年8月,乔河村小流域治理项目启动实施以来,两当县水保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,按照“城郊生态型清洁小流域”的建设定位,一手抓恢复植被,一手抓治土治水,着力巩固生态成果、整治村容村貌、培育富民产业、开发乡村旅游,打造了草畜型、林果型、水资源高效利用型的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,走出了一条在贫困村改善生态、发展经济的水保惠民之路,成为县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性工程该项目实施一年来,县级包抓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项目现场,全面调查小流域的自然条件、产业基础、村庄规划等基础资料,采取“开门做规划、入户听建议”的方式,与群众面对面交谈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把群众的想法和意见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,做到拟定项目措施与当地群众期盼相融合。县水保部门派出2名技术骨干,轮流驻扎项目现场,加强项目施工监管,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。

分类施策  综合治理

水土保持,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乔河小流域总面积23.71平方公里,海拔高度800-1300米,河流总长度为4公里,地处浅山丘陵区,为中浅丘宽谷型地貌,总体呈近似的长方形,西北部陡峭,东南部平缓,田高水低,人在山上走,水在山下流,人畜饮水和作物灌溉都十分困难,经两当县水保局实地统计,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4.36平方公里,流失程度60.57%,实施治理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,包括梯田、水保林、经果林、田间道路、封禁管护、蓄水池、排洪渠等,建设工期12个月,重点围绕水保项目类十三项工程措施”进行实施,一是实施以农田基建为主的“温饱工程”,使农田面积不断扩大,质量明显提高,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实施经济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工程”,实现山顶油松、白皮松戴帽,山坡地埂核桃、花椒缠腰庭院四旁广种银、樱花、葡萄,河川沿岸植树种草。三是实施沟溪整治为主的拦蓄工程,建以谷坊、沉砂池、蓄水池、沟溪护岸综合整治等拦蓄措施20处。四是实施田间道路为主的通达工程,做到流域治理到那里,道路就延伸到那里,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框架。五是实施封禁管护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,利用其自我修复功能,逐步恢复流域内生态植被。

配合协作  科学布局

众人拾柴火焰高,十指包拳力千斤。为做好生态建设这篇文章,两当县水保局不断强化大水保理念,坚持政府主导、水保搭台、部门唱戏、群众参与的协作机制,改变过去水保部门“单打一”的做法,采取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部门联合打总体战的方式,集中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,捆绑项目、整体推进,在项目区内统一规划建设,形成高效农业示范园、人畜安全饮水、耕地综合整治等治理示范区,做到治理一片、成功一片、见效一片。具体实施过程中,县水保局按照“景观优美、自然和谐、卫生清洁、人居舒适”的理念,实现治理区内山、水、林、田、路、渠、池、房、厕统一规划,努力构建少则蓄、多则排、污则滤的科学防治体系。

曙光初现  喜见成效

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。经过一年来的综合治理,乔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到有效拦蓄,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,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平方公里,累计治理程度达91.99%上,林草植被覆盖度达85%以上,减沙效益达到54%上,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79%以上,人均基本农田保持在3.6亩,人均经济林面积达到0.87亩,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40%以上,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面积、流失强度都已得到有效控制,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。

  

在县乡村三级河长的支持配合和管理下,如今的乔河村,放眼望去,房前屋后一片洁净,道路硬化拓宽,黑臭的沟河不见了,人在画中走、鸭在水中游,车在林中行、清泉绕村流,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,昔日藏于“深闺”不为人知的小山村,如今实现了“美丽”嬗变,美丽乡村成为乔河村的金字招牌,不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更勾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回乡创业的热情。

(两当县水土保持局供稿  厅水保局科技信息处编辑)


 | 网站首页 |  网站声明 |  联系我们 |  关于我们 |  网站地图 | 

主办:365日博厅办公室  承办:365日博厅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:365日博厅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广场南路13号  邮编:730000  电话:0931-8824221

备案序号:陇ICP备11000121号    网站标识码:6200000040